近日,动保龙头瑞普生物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布局迎来重磅进展。其子公司两大合成生物项目浮出水面,总投资达5.7亿元,标志着企业向合成生物产业化迈出坚实步伐。
数智化精准发酵及熟化转化平台
本项目拟投资2.5亿,由众联瑞创公司(瑞普生物子公司)牵头联合高校院所及其下游企业建设。租赁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保税区西八道15号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核心研发基地项目C3栋房屋。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生物酶、氨基酸、核酸小分子等小分子生物制品研发、大分子蛋白等生物制品研发。
(2)建设智能化发酵中试平台:通过建立发酵过程分布式计算平台和智能控制平台,实现基于实验室发酵小试基础上的发酵大数据的建模仿真、大数据学习和建模。
主要研发方案
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颠覆性和迭代创新,对底盘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通过细胞工厂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技术,实现氨基酸、维生素、糖类等原料的高效、绿色生物合成。
工业发酵高产甾体类原料及中间体项目
建设单位:天津瑞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瑞普生物控股)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湘江道696号-10号厂房,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
建设周期:本项目计划于2025年06月开工建设,2027年12月竣工投产
建设内容:租赁一栋5层建筑,占地面积3495m2,建筑面积13816.76m2,新增发酵、提取精制等设备,进行甾体类原料及中间体(雄烯二酮、雄二烯二酮)的生产,产能为50吨/a。
产品方案
雄二烯二酮(ADD)和雄烯二酮(4-AD)生产工艺形同,均以植物甾醇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进行边链降解后,生成雄二烯二酮(ADD)和雄烯二酮(4-AD)。
合成生物布局
目前瑞普生物围绕合成生物技术构建了覆盖研发、生产及产业化的全链条布局,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技术平台方面,搭建基因编辑、细胞改造、高通量筛选等核心技术体系,聚焦兽用疫苗(如mRNA疫苗)、酶制剂、益生菌等产品创新;
产学研协同方面,与中科院天津所等机构合作推进菌丝蛋白替代饲料蛋白、骨化二醇绿色制造等项目,并购瑞合生物强化25羟基维生素D3等产业化能力;
应用落地方面,优化抗生素生产工艺降低成本,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如替代蛋白源),并通过“高产骨化二醇细胞工厂”实现绿色低碳生产,入选国家级示范场景。
瑞普生物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70亿元,同比增长13.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亿元,同比下降33.7%,扣非后归母净利2.81亿元,同比下降11.84%,反映主业经营相对稳健。业绩承压主要源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存货及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原料药毛利率下滑等因素。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2亿元,同比增长20.0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8.45%。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