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疾病概述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表现为花粉或其他过敏原引起的季节性或常年性的鼻痒、喷嚏、流涕、鼻黏膜充血。
过敏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发作(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和常年性发作(常年性过敏性鼻炎,PAR)。
SAR最常由植物过敏原引起,因季节和地理位置而异。
PAR是由全年暴露于室内吸入性过敏原(如尘螨粪便、蟑螂成分、动物皮屑)或连续季节对植物花粉的强烈反应引起的。另外,至少25%的常年发作鼻炎是非过敏性的。常年性鼻炎的多种非过敏性形式包括感染性、血管舒缩性、药物诱导性(如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诱导)、萎缩性鼻炎和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非过敏性鼻炎(NARES)。
2. 流行病学
来自《儿童过敏性鼻炎阶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国内荟萃分析显示,中国 0~18岁儿童青少年 AR 患病率达到 18.46%。
来自《中国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不同地区的成人患病率如下,2012年青岛12.08%、2017年沈阳、营口、本溪、盘锦、锦州13.77%、2018年锡林郭勒及科尔沁草原18.8%。
3. 诊断
过敏性鼻炎通常仅根据病史以及症状进行评估。一般不采用诊断性试验,除非患者经过经验性治疗不好转,需要时进行皮肤试验、过敏原特异的血清IgE检测,提示对过敏原的反应,用以指导治疗。
4. 治疗现状
4.1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有:
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减充血药物、白三烯类药物
最为有效的一线药物为抗组胺药物,其中二代抗组胺(西替利嗪、氮卓斯汀等)相对一代更优,尤其对于儿童患者,二代为首选。另外糖皮质激素鼻喷剂也常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对于单药治疗不佳,可选择抗组胺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用。
4.2 脱敏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无法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脱敏治疗。花粉季节结束后,应立即开始第一次脱敏尝试,为下一个季节做准备。
常用脱敏疗法为Oralair®舌下免疫疗法(5种草花粉的提取物:甜春花、果园、多年生黑麦、梯牧草和肯塔基蓝草),另一种方法是舌下含服Grastek®(梯牧草提取物)。
对过敏性鼻炎进行家庭免疫治疗的患者应携带预充式自行注射肾上腺素注射器,以防出现过敏反应。
5. 国内AR药物市场格局
来自行业研报的数据,2023年国内AR领域院内市场和药店市场Top10品种均由鼻喷剂垄断。
从市场格局看,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是临床使用率最高的3款品种。
莫米松鼻喷剂厂家格局—— 莫米松鼻喷剂目前有3个厂家上市,国产为浙江仙琚、进口为Lek、Organon(内舒拿)
来源:IQVIA(单位:美元)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