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2024年乙型肝炎诊疗指南及药物市场竞争格局

乙型肝炎 诊疗指南 药物市场竞争格局 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深度分析
摩熵医药
02/11
956
抗肝炎病毒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抗肝炎病毒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抗肝炎病毒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本文内容节选自抗肝炎病毒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若您对全文感兴趣,欢迎下载完整报告!
摩熵咨询
发展趋势 市场洞察 病毒性肝炎
31页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者众多,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管理的核心,其中核苷(酸)类药物(NAs)和干扰素被广泛应用。近年来,这些治疗方案不断优化,联合治疗成为新的趋势,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本文基于摩熵咨询发布的《抗肝炎病毒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的部分内容,探讨了乙肝的治疗策略、常用药物以及市场趋势,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乙肝的防治现状及未来方向。

一、乙肝诊疗指南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目前临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常用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类药物(NAs)和干扰素两大类。NAs可以直接抑制HBV复制,而干扰素则可通过病毒学和免疫学双重机制抑制HBV。NAs或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独使用的作用有限,合理联用能够产生协同和互补的效应,是现阶段最可能实现临床治愈的治疗策略。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抗肝炎病毒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二、核苷(酸)类药物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NAs在实现基本的治疗终点(抗病毒治疗期间 HBV DNA 检测不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类药物给药方式为口服给药,给药周期为每日给药,由于停药后,乙肝病毒复制及cccDNA的表达仍会发生反弹,难以实现安全停药,通常需长期服药。目前,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以及艾米替诺福韦(TMF)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的NAs类药物一线临床用药。

1. 恩替卡韦:受集采冲击销售额一路下滑

摩熵医药销售数据库统计,恩替卡韦(ETV)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进入首轮4+7集采和第一批(4+7全国扩围)国家集采,二者皆于2019年开始实施。2019年销售额开始下降,2020年全部执行中标价后,销售额大幅下降。据统计,2023年恩替卡韦全国医院销售额仅为14.99亿元。

恩替卡韦销售数据
【恩替卡韦】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额-年度趋势
销售额(亿元)
增长率(%)
【恩替卡韦】全国药店零售额-年度趋势
销售额(亿元)
增长率(%)
可直接点击跳转到数据库免费查看最新数据详细信息

从企业竞争格局看,原研企业百时美施贵宝2023年市场份额为56.4%,保持绝对领先;排名第二的企业为正大天晴,2023年占据19.03%的市场份额;苏州东瑞制药、福建广生堂药业等其余厂家市场份额较小。

2.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医院端销售峰值17亿元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是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类抗病毒药物,据统计,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在我国院内的销售峰值曾达到17亿元,2020年出现断崖式下跌,2023年销售额仅剩5.12亿元。

据摩熵医药药品集中采购数据库统计,该品种仅有片剂进入集采,累计共入选三次,包括两次国家集采(4+7试点、4+7扩围)和一次地方集采(2021年广东联盟药品集团带量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55%。

该品种原研企业为吉利德,而在中国的商业化许可已授予葛兰素史克,据统计,2023年GSK市场份额约73%,遥遥领先其他企业。

3.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上市后销售额持续上涨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是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的升级版,与上一代相比,TAF剂量仅为TDF的1/10,每天口服一次即可,耐药性更好,对骨骼和肾脏的毒副作用小。吉利德的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于2018年在我国获批进口,上市后销售额持续上涨,2022年达到医院端销售峰值17.06亿元。

企业竞争格局方面,原研企业吉利德市场份额约80%,原研产品暂未进入集采,仿制药企众多,包括正大天晴、苑东生物、齐鲁制药等。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数据库

对于各级医院市场分析,据摩熵医药药物流向数据显示,以海南省为例,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2023年各季度销售量和销售额如下图所示,其中第二季度销售额最高,为47.31万元。

下图展示了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2023年销售额TOP10的医院,可以看出销售额排名前三的医院(海南省为例)分别为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昌江黎族自治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2023年销售市场主要分布在三级医院,各季度三级医院销售额占比均超过80%。

数据来源:摩熵医药药物流向数据库

4. 艾米替诺福韦:首款国产乙肝新药

艾米替诺福韦(TMF)是江苏豪森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于2021年获批上市,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与TDF、TAF相比,TMF靶向效果非常突出,对机体的骨密度和肾脏的影响也明显少于前两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艾米替诺福韦上市第二年放量迅速,2022年医院端销售额迅速达到2.39亿元,销售增速高达14038%,2023年医院端销售额成倍增长,达5.87亿元,该品种作为首款国产乙肝新药,有望重塑我国百亿乙肝用药市场格局。

三、干扰素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根据其结合的不同受体分为I型、II型和III型。

我国已上市的短效干扰素主要有重组人干扰素α1b重组人干扰素α2a重组人干扰素α2b长效干扰素主要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在实现安全停药、实现满意的治疗终点具有显著优势,该类药物每周皮下注射一次,推荐疗程为48周。

截至2024年10月,我国获批用于慢性乙肝治疗的长效干扰素只有三款产品,分别为罗氏派罗欣、默沙东佩乐能以及特宝生物派格宾。默沙东的佩乐能已经停产,特宝生物派格宾于2016年获批上市,为首款国产长效干扰素。

派罗欣近年来销售额逐步下滑,主要原因为受派格宾竞争,罗氏调整了其在中国大陆地区地市场策略,派罗欣已于2022年末退出中国市场。而派格宾由于具备本土优势,获批上市后销售额实现快速增长,于2021年首次突破10亿,2023年派格宾全国医院销售额为18.72亿元,市场份额达90.96%。

四、乙肝药物市场趋势:联合治疗成为热点,靶点药物不断涌现

随着乙肝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市场趋势呈现多样化发展。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与核苷(酸)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将不断增多,两类药物联用可有效提高HBsAg清除率,并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未来联合治疗方案将成为慢性乙肝治疗的热点。全新靶点突破性药物将不断涌现,包括进入抑制剂、cccDNA抑制剂、RNA干扰、反义寡核苷酸、衣壳抑制剂、HBsAg抑制剂等。

数据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结语:

核苷(酸)类药物和干扰素的联合使用,为乙肝患者带来了更高的治愈希望,市场上多种药物的竞争,以及国产创新药物的涌现,也促进了治疗成本的优化和治疗选择的多样化。随着新靶点药物的研发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乙肝治疗有望实现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

拓展阅读:

1. 2024年病毒性肝炎介绍及流行病学数据

3. 2024年丙型肝炎诊疗指南及药物市场竞争格局

以上内容均来自摩熵咨询{抗肝炎病毒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如需查看或下载完整版报告,可点击!

想要解锁更多药品信息吗?查询摩熵医药(原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品各国上市情况、药品批文信息、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市场竞争格局、一致性评价情况、集采中标情况、药企申报审批信息、最新动态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综合评分:5.6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